3D技術推動電影發展 "后《阿凡達》時代"翻天覆地
今年4月,3D版《泰坦尼克號》將在全球上映,這是無數電影觀眾翹首企盼的大事件。坊間普遍認為,該片最大看點就在3D。近年來,隨著3D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影片試水3D制作,配套院線也紛至沓來,3D已經成為電影工業炙手可熱的技術利器。這一切的起源,要從兩年前說起——
兩年前的歲末年初,全球觀眾爭先觀看《阿凡達》的熱情感染了整個世界。這是一部由好萊塢金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指導,采用當時最領先的3D技術的大制作。影片上映之初,在不少國家一票難求,許多觀眾甚至連夜排隊購票,這在電影高度市場化的環境下,實屬罕見。
《阿凡達》在短短20天內創造了18.437億美元的票房,超越了同樣由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榮登全球票房榜首。追尋這一輝煌成績的由來,3D技術功不可沒?!栋⒎策_》是卡梅隆歷時多年,潛心創作的3D電影。影片在3D技術上打造全新引擎,取得質的突破,給觀眾帶來了超乎尋常的視覺感受。精良的制作帶來了非凡的口碑傳播,人們紛紛走進電影院,親睹這一劃時代電影的芳容。
時至今日,隨著3D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人們不再為看一場3D電影徹夜排隊,觀看3D電影的選擇余地也越來越大。業內習慣以《阿凡達》為里程碑,將電影3D技術發展劃分為“前《阿凡達》時代”和“后《阿凡達》時代”。在“后《阿凡達》時代”,3D電影成了好萊塢的法寶,3D制作如火如荼。2011年的全球票房三甲:《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變形金剛3》、《加勒比海盜4》均采用了3D拍攝。而好萊塢動畫片則更甚,3D制作已經成為其標準配置。
3D技術推動電影的發展
電影的發展總是和技術進步密切相關。電影數字技術的出現對電影工業影響深遠、意義重大;3D技術的進步則再一次將電影工業發展推向高潮。
“后《阿凡達》時代”帶來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好萊塢,它還對整個世界電影工業產生了史無前例的影響。像《功夫熊貓》、《哈利·波特》、《變形金剛》這些大片原本只以2D的形式在全球制作發行,而隨著3D電影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廣泛,這些大片紛紛選擇在原有的2D基礎上,拍攝制作3D版、IMAX3D版的形式吸引觀眾,不僅讓這些電影本身的效果更出彩,同時也滿足了全世界觀眾對3D電影的期待。
市場需求促使3D電影的產量越來越大。3D技術的日益成熟為好萊塢帶來一種新的“多快好省”的賺錢方式——將一些經典舊片紛紛轉制成3D版重映。今年,3D版的《星球大戰I:幽靈的威脅》和《泰坦尼克號》全球上映將再度掀起3D電影觀影熱。于是有業內人士分析,3D電影打出的這些“懷舊牌”,也許預兆著3D電影最終會像數字電影取代膠片電影一樣取代2D電影。對此,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主任陳旭光認為,3D技術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這項技術能增強電影的奇觀效應,讓人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立體感和互動性,極大地增強電影與生俱來的視覺性;但另一方面,這項技術又使電影的紀實性效果大大降低。3D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應恰如其分,不能所有電影都一味追求3D;同時,3D電影雖然是今后電影發展的大趨勢之一,但3D電影也不可能完全取代2D電影。
3D技術對電影的挑戰
3D電影利用“偏光原理”制造出立體影像,給觀眾不同于二維平面的觀影感受。這一影像形式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愛情的力量》問世,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3D電影的出現源于技術,那么,3D電影在技術上逐漸走向成熟之后又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呢?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電視系教授孫振虎認為,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3D電影都曾因為內容單薄,在經歷過短暫的輝煌后迅速沒落。如今的3D電影依然沒有擺脫這樣的怪圈,即便是十年磨一劍的《阿凡達》也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技術上的奢華鋪排。電影《阿凡達》采用了新一代“立體攝影機”、“表情捕捉技術”以及“虛擬攝影機”等多項前人沒有使用過的最前沿的3D影像技術,才獲得了影片大到場景小到細節的完美無憾。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阿凡達》在內容架構上并沒有困守“唯技術流”的樊籬,而是遵從了電影“內容為王”的法則,在將恢宏的影像特技和細膩的人物表演有機結合的同時,也賦予了影片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環保意識以及人與人之間真愛永存的永恒主題,這才是該片能在全球取得重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3D電影在拍攝中比2D電影所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這也是許多導演在拍攝3D電影時常備感無奈的原因。3D電影《龍門飛甲》的導演徐克講述他拍攝3D電影時的經歷說:“3D攝影機特別大,放在小空間里,景觀很受制,講故事的方式也會被迫改變。”
圍繞3D技術的爭議
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11項提名的3D電影大片《雨果》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是第一次嘗試3D技術。馬丁·斯科塞斯從來都不是技術流的導演,直到2009年《阿凡達》的誕生,他才開始真正考慮拍3D片,“卡梅隆選擇了最棒的方式,讓一切看起來都非常完美,我想我也該親自挑戰一番了。”而就是這第一次的挑戰,馬丁·斯科塞斯便愛上了3D技術,他甚至斷言,“3D可以用于任何電影類型,而不僅僅是科幻或者魔幻題材。”
不過,在好萊塢熱捧3D技術的同時,歐洲電影人卻貌似對3D不太感興趣。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院長、國際傳播教授陳衛星分析說:“歐洲一向秉承人文傳統創作電影,而美國更多的是追求電影創作的商業價值,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歐洲人在電影科技創新方面沒有美國投入大,雖然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也曾監制過3D動畫片《亞瑟》,但由于歐洲電影工業追求人文情懷,所以不論是導演還是觀眾都推崇真人影片,《亞瑟》的影響有限。歐洲電影的制作成本也遠遠低于美國,歐洲人的傳統人文思想認為,電影沒有必要非得利用3D技術??傊?,歐洲電影工業不那么迷信科技。”